湿法脱硫剂和干法的具体区别
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是两种主流的烟气脱硫技术,其核心区别在于反应介质、工艺流程及适用场景。以下是具体对比:
1. 反应介质与脱硫剂
湿法脱硫
介质:液态(水或碱性溶液)。
脱硫剂:石灰石(CaCO₃)、石灰(CaO)或氨水(NH₃·H₂O)。
反应过程:SO₂与碱性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盐/硫酸盐(如石膏,CaSO₄·2H₂O)。
干法脱硫
介质:气固相(无液态参与)。
脱硫剂:氧化钙(CaO)、碳酸氢钠(NaHCO₃)或活性炭。
反应过程:SO₂与干态脱硫剂直接反应生成固态盐(如CaSO₃/CaSO₄)。
2. 工艺流程
湿法
烟气需降温至50~60℃(通过喷淋冷却塔)。
脱硫剂浆液喷入吸收塔,与烟气逆流接触吸收SO₂。
生成物为湿态浆液(需脱水处理),废水需净化。
干法
烟气保持高温(100℃以上)。
脱硫剂以粉末形式喷入烟道或反应器,与SO₂反应后通过除尘器收集。
无废水产生,直接产出干态副产物。
3. 脱硫效率
湿法:95%~99%,适合高硫煤或严格排放标准。
干法:70%~90%,适用于低硫燃料或中小规模设施。
4. 设备与成本
湿法
复杂系统(吸收塔、循环泵、废水处理等),投资及运维成本高。
适合大型电厂或长期运行场景。
干法
结构简单(喷粉装置+除尘器),占地小,投资低。
运维便捷,适合改造项目或中小型锅炉。
5. 副产品与环保
湿法
生成石膏(可作建材),但需处理含重金属废水。
干法
产生干灰渣(需填埋或低价值利用),无废水问题。
6. 应用场景 湿法:大型火电厂、钢铁厂等高排放行业。
干法:垃圾焚烧、小型工业锅炉或水资源匮乏地区。
总结 湿法:高成本,适合大规模高硫处理,但需解决废水。
干法:简单灵活、成本低,适合中小规模或缺水地区,但效率有限。
半干法(如喷雾干燥法)作为折中方案,利用雾化脱硫剂在半湿状态下反应,兼顾部分湿法和干法的优点。选择时需根据排放要求、经济性及场地条件综合评估。